热文:愉悦资本刘二海:新能源是历史性机遇和投资机会
中国能源报 2023-06-05 21:12:28

“实现碳中和的最大抓手是能源,而能源领域减碳的核心突破口则是电。由此,电动汽车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上,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统计显示,能源系统碳排放占比约为80%;其中,电力系统碳排放占比就超过40%。”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在6月2日举办的新型储能投融资研讨会上如是说。

愉悦资本是国内领先风险投资机构,在汽车与新能源领域支持了众多优秀企业,包括蔚来汽车、摩拜单车、途虎养车、能链集团、优信集团、Innovusion激光雷达、乐创能源等知名公司。

在刘二海看来,全球化3.0时代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平台,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历史性机遇。未来,能源领域投资热点和趋势是什么?投资又会如何反向助推能源行业和企业创新?刘二海就这些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资料图】

中国能源报:从过往投资情况来看, 2018年之前我国风险投资支持的创新企业还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及相关行业;在这个过程中,移动互联网、中国制造、移动支付、物联网和云及现代物流等新技术构建的基础设施逐渐成熟。当下和未来您认为投资的大环境和趋势是什么?

刘二海:从2018年开始,新能源、互联网与现代物流、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及中国制造一起形成了新基础设施,一批代表性的企业正在涌现,我们已经进入新基础设施时代。同时,全球化3.0时代也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平台,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历史性机遇。

当下,气候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议题。实现“碳中和”的最大抓手是能源,而能源领域减碳的核心突破口则是电。电动汽车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上,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汽车与新能源的产业边界在不断拓展。电动汽车将引发汽车、能源、人工智能三场大变革。基于全球大市场,这些变革将指向诸多市场新机会。由此,以新能源汽车、储能为代表的中国优势产业,将在全球化3.0浪潮中大有作为。

可能过去投资更多关注的是技术本身,愉悦资本又增加了基础设施模式。判断新兴技术,技术先进性是一方面,同时还要看它未来有没有机会成为新基础设施,成为通用型的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都是非常有前途的技术。

而新基础设施的特点是具有普遍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产业的维度十分重要。电动汽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智能网络基础设施化带来的、从使用到生产到研发的产业链向上传导。由于基础设施的均等获得性,导致行业的重要性提升了,任何技术都要运用到行业里、到产业里去解决现实问题。

中国能源报:“碳中和及能源变革”浪潮中,您认为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催生能源领域新投资?

刘二海: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上,电动汽车将发挥巨大作用。电动汽车的普及提高了电池技术进步的边际贡献率,进一步,促进了电池的研发投入,从而加快电池进步。同时,电的产业链升级正在启动,“碳”、“电”交易市场也在形成。

以电为核心的清洁能源,在电动汽车的普及下,也正在成为重要的新基础设施,推动电整体发生巨大变革。

清洁能源正在成为重要的新基础设施,电动汽车普及过程中,充电网络本身在推动电的变革。而在碳中和的驱动下,电这个行业也要被重做一遍,包括发电(风电、光电)、分布储能、虚拟电网、输配电、调度等链条,重做的过程中,任何小的改进都将产生经济效益。

中国能源报:风险投资聚焦能源行业,未来您的投资理念、意向和思路是什么?

刘二海:从电动汽车引发的汽车、能源、人工智能三场大变革中,可以看到,市场的力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2013年至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组平均价格不断下降,由2013年的668美元/千瓦时,下降至2020年的137美元/千瓦时;2022年,维持在150美元/千瓦时左右。锂电池价格的下降,带动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活跃度的大幅提升。

早期投资可能“赌”的是技术路线,再往前一步看,就是看这个技术路线有没有实现产业化的可能。

智慧交通与出行领域是我们深耕的投资根据地,我们也看向储能。所有与电相关的业态,都将有被重构的空间。

中国能源报:投资人除了选对“赛道”,还要选对“赛手”。在能源领域,除了新能源汽车等,您也投资了像能链这样的公司,能否谈谈投资初衷?

刘二海:我们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创业者和创业内容的匹配程度,再就是创业者是否经过“测试”,在过往创业经历中积累的经验。

就企业这个“赛手”来看,目前,能链的充电服务覆盖了358个城市、充电站超5.5万座、57.5万把充电枪;2022年全年,能链智电的充电量达27.5亿度,同比增长116%。。同时,能链智电还探索创新发电场景,帮助充电桩运营商利用光伏电能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实现清洁能源的自发自用,将绿电引入充电场站。

能够扎根在产业里,重构产品和用户两端,并运用数字化智能化重塑价值链的创新者,就是我们看好的对象。

中国能源报:投资如何助推能源行业和企业创新?

刘二海: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创新,但创新早期往往以“非共识”的面貌呈现,即没有人认为这个事可行,因为它突破了被广泛接受的既有认知,也因此创新都是有风险的。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不断的尝试,去消除不确定性。我们也通过组合和分散风险,抓住那些非共识的机会实现对创新的支持。

文 | 本报记者 渠沛然

原标题:全球化3.0时代,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将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热文:愉悦资本刘二海:新能源是历史性机遇和投资机会

2023-06-05

飒!市青少年运动会棒垒球比赛,看小球员挥棒

2023-06-05

国际航协:国际航空客运量已恢复至2019年的90%以上 热文

2023-06-05

从“靠天收”到“慧种田” 汾河岸边果蔬飘香

2023-06-05

百事通!教育部发文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

2023-06-05

天天微动态丨约30.6万起,丰田大汉兰达北美售价曝光,进入国内能火吗

2023-06-05

【2023六五环境日·甘肃生态环保媒体行】 “生态陇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书画摄影作品展在合作市开展_世界今热点

2023-06-05

中海油服(601808)6月5日主力资金净买入80.94万元|环球时快讯

2023-06-05

热资讯!人还关着,入选国家队,韩国球员孙准浩被克林斯曼征召,网友调侃:在看守所里热身

2023-06-05

骡子为什么不受孕,不生驹?看看古代传说是怎么解释这一问题的

2023-06-05

今起公示!2023年上海工会星级爱心妈咪小屋建议名单

2023-06-05

一图回顾神十五乘组186天“太空出差”!

2023-06-05

泛海控股(000046.SZ):民生财富起诉公司控股子公司,请求赔偿本金损失约4.71亿元及利息_世界热消息

2023-06-05

动态焦点:苏州博物馆2023端午节小长假开放吗?

2023-06-05

郭剑波:对新型电力系统演进趋势的认识

2023-06-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