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网合肥6月8日电 (记者 张强)今年小麦收获期间,安徽遭逢连阴雨天气,为服务农民减少产后损失,保护农民利益,安徽省粮食和储备局多措并举,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为帮助农民便捷顺畅售粮,安徽成立粮食收购帮扶队伍,主动对接种粮农户,提供上门小麦质量检测服务,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指导,做好新收小麦质量分类收储,促进农民减损增收。
据了解,2017年至2019年,安徽省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310个,共有粮食烘干机1205台,日烘干能力7.2万吨。
为加强粮食产后服务,针对今年小麦收获期间遭遇连阴雨天气,安徽省粮食和储备局及时印发通知,指导各地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积极开展代烘干等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粮食收获后烘干难题,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其中,安徽省粮食和储备局要求各地向社会公布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方便农民就近选择烘干服务;主动公开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信息,规范业务流程,合理收取费用。
目前,安徽全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已烘干粮食36万吨。利用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空闲场地为附近种粮农户提供晾晒、风干场所,解决农民粮食晾晒难问题,帮助农民降低新收小麦含水量,防止小麦直接堆积造成发热霉变。
在分类收购存储方面,安徽引导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市场化收购,不等不靠,采取自主购销、合作经营、代购代储等灵活方式,拓宽粮食收购渠道。政府储备粮收储企业主动对接市场合格粮源,加紧开展小麦轮入工作,发挥政府储备价格引导作用。
同时,对发生在一定区域内、不完善粒含量较高、市场滞销的小麦,安徽相关市、县落实地方粮食购销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对接饲料、养殖企业开展收购,视情况开展地方临时收储,最大限度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严格超标小麦管控,加强小麦质量监测,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小麦,严格落实《安徽省超标粮食收储处置方案(试行)》,实行专收专储专用,做到定向销售,全程监管,严防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确保口粮质量安全。
此外,安徽加大监测预警频率,加大夏粮收购市场价格、质量、进度等监测力度,实行收购进度日报告制度,密切跟踪小麦市场形势变化,妥善解决存在问题。密切关注夏粮收购市场舆情,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优化信息发布机制,适时通报市场信息,引导市场合理预期。严格执法监管,进一步规范收购市场秩序,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截至6月7日,安徽省全社会入统粮食企业小麦收购量84.15万吨,受阴雨天气影响,同比减少4.34万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