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24期0分期利率”“满1000减50”“满3000减200”......
(资料图片)
一年一度的“618购物节”来临,各家银行鏖战对决,不仅推出“立减”“满减”等优惠活动,还开启了分期免息大战。
“‘618’是银行信用卡营销的一个关键节点,借助旺盛的购物等消费需求开展营销能够更具针对性,也可以在获客的同时强化用户黏性。”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重点发力分期业务
近期,“618”购物狂欢节进行中,多家银行抢占消费回暖窗口期,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多种优惠活动。
“感觉银行今年618活动力度真的非常大。”6月14日,一名工商银行信用卡用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他所在地区的该行信用卡持卡用户,在电商平台下单可享立减优惠,最高满2000元减618元。
记者在支付宝“银行卡618”活动页面看到多家银行推出支付享立减优惠,上午11点,多款银行满减券就显示出“当日已抢完”状态。
其中,兴业银行信用卡满300元立减15元、邮储银行满100元立减6元,以及甘肃银行信用卡满299元最多减201元等都较受用户欢迎,优惠券发放后很快被抢完。
在今年的活动中,《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各家信用卡的销售活动竞争十分激烈,其中“分期支付业务”成各家今年发力的重点,不少银行推出在免息分期基础上再满额立减的活动。
例如,招商银行推出最高享24期0分期利率,还有机会享满1000元减50元、满300元减15元等优惠。同时,该行信用卡持卡客户使用手机支付交易单笔满18元,可在掌上生活或微信笔笔返现活动页面刮取消费金优惠券,消费金最高6180元。
建设银行龙卡也推出了信用卡购物最高立减50元优惠,最高24期0分期利息。
浦发银行推出“618嗨购淘宝”活动,持卡人有机会享受单笔分期订单实付金额满1000元减50元或单笔分期订单实付金额满300元减15元优惠等。
苏筱芮表示,信用卡携手各大电商推出营销活动,主要是看重线上购物消费节的影响力,从过往情况来看,银行借助节日旺盛的购物消费需求开展营销在获客的同时强化用户粘性。
同时,苏筱芮也提醒用户,在“618”消费节点,消费者信用卡使用既需要关注优惠的具体门槛跟规则,避免产生误解,例如有的消费红包仅适用于分期消费,不适用于一次性付款,同时也要关注透支后的具体还款日期,涉及到分期的还应关注具体的利率、期数及综合费用等。
激发存量用户活跃度已成竞争关键
信用卡不仅是提高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有力措施,也是零售板块的重要支撑点,其累计发卡量、流通卡量、在册卡量等是衡量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指标。
从2022年财报中看到,多家银行2022年新增发卡量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而与此同时,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不高,还款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出现反弹,信用卡资产质量承压。
从行业监管角度来看,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信用卡业务的监管也会日趋严格。
2022年7月,银保监会、央行发布“信用卡新规”,从严格规范发卡营销行为、严格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全面加强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信用卡新规的要求下,银行信用卡业务合规性整改加快了步伐,调控长期睡眠卡占比的同时,信用卡的活卡率指标也受到各家银行的重视。
行业内普遍认为,信用卡已告别“跑马圈地”时期,各家银行进入深耕细作的下半场,在精准获客、注重效益的同时,将信用卡客户的黏性与活跃度作为更重要的业务指标。
一名银行业内人士提到,银行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分期免息,客户进行分期还款,从而提升银行信用卡的用户活跃度。从银行信用卡业绩考核上来说,也不仅仅是考核信用卡激活,客户活跃度也会作为业绩考核的指标。
对此,银行加大力度完善销售服务体系,不断丰富信用卡产品体系。
工商银行方面提出,构建信用卡全连接营销服务体系,实现信用卡产品的数字化营销和智能化服务,并面向Z世代年轻客群发行“工银i未来信用卡”,通过专属客群产品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建设银行研发龙卡欢享卡、龙卡正青春卡、冬奥冰墩墩卡、卡塔尔世界杯卡等产品,推出数字卡随心定制功能,稳步推进信用卡产品数字化迁移。创新应用方面,农业银行推广信用卡话务智能语音导航服务,增强智能机器人“一站式”解决问题能力。
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提到,信用卡业务需要根据最新市场形势开展针对化运营。一方面银行需要洞察用户需求,从全局出发去审视用户的完整经历,挖掘用户体验需求,从中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用户流量,挖掘用户价值。从用户旅程的角度看,提升用户流量,需改善整体用户体验,让用户对旅程的整体满意度提升。
博通分析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下一步,银行可更多通过技术能力,运用大数据等方式做好用户的标签和画像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大对重点客群的营销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其次、可参考互联网平台的会员体系,做好忠实用户的激励政策,带动客户认知度提升。最后,可重点关注银行内更多服务和金融产品,将信用卡销售和大客户理财等优质服务联系到一起,充分挖掘客户的个人偏好,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