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看深圳:大鹏一日同风起——写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四周年之际
百度新闻 2023-08-18 12:53:58

8月13日。珠江口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现场。随着建设者将最后一车混凝土缓缓浇入模板槽,深中通道桥梁工程最后一个盖梁完工,为项目建设又增添一道新注脚。这座难度不亚于港珠澳大桥的世界工程,正日夜兼程向着通车目标步步挺近。建设者们不断创新工艺手法,施展“海底绣花”绝技,在海水里铺“厚被子”,刷新着世界桥梁建筑史。


【资料图】

1980年,当深圳和珠海、汕头、厦门一起成为首批经济特区时,国外惊叹“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43年,弹指一挥间。

历史发展道路蜿蜒向前,决定航向的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历史选择了深圳,深圳创造了历史。

从“边陲小镇”到“创新之都”;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在更高起点上再出发,深圳不断创造着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意见》再次赋予深圳以特殊使命,明确了深圳先行示范区作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

2020年10月14日上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深圳等经济特区: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深情中蕴含深意,厚爱里寄予厚望。

号角催征,以壮歌行。

高质量发展高地

创新不止步 在更高起点上向更高目标奋进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车企,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版图上,让深圳有了充分的发言权。

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用20年时间,做一道关于新能源、关于中国汽车的证明题。做一件正确的事等待时间的回报。从第一辆新能源车下线到第100万辆,比亚迪用了13年;第100万辆到200万辆耗时1年半;第300万如今抵达500万辆仅过去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

只有“慢”才能“快”。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元,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

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阵地,在深圳,创新早已植入基因。2022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49%,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7.25%,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4.0%。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43家,总量2.3万家。深圳高新区综合排名全国第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深-港-科技集群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二。

2019—2022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69万亿元增长到3.24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城市前三、亚洲城市第四、全球城市接近前十。2022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3%;规上工业总产值4.55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1.1万亿元,首次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出口规模连续30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各项事业均迈上新台阶。

今年上半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吸引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来深投资,全市实际使用外资416亿元,同比增长10.6%。

4年时光,擘画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实景。

奋勇争先,不觉长。

法治城市示范

营商环境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8月1日,深圳市盐田区行政服务大厅。深圳市某装饰工程公司企业代表龚秋明通过录音录像电子签名新模式,很快便领取到了营业执照。“无需任何费用,通过刷脸对话就可注册企业,省钱省时间!”这是深圳在全国的又一首创举措,实现了用户无介质全流程快捷申报开办企业。

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影响深远。截至今年7月,深圳市现存商事主体405万户,实现历史性跨越,深圳市场主体数量更是持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过去三年深圳平均每年网上商事登记全流程业务量约180万笔,约450万次电子签名。预计后续将为企业、申请人每年节约费用约5亿元。

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间定乾坤。此举对于“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意义重大。营业执照申领的便利化,只是深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小小缩影。这“以小见大”之中,是对痛点的精准定位,是利用数据要素实现“提效率、降成本”的精准考量。

上线“个体深信贷”,成为全国首个线上全流程个体户纯信用贷款产品;“破冰”个人破产改革,推出全国首个破产管理人公开办案制度;促进深港两地深度融合,出台18条举措优化通关环境,提升通关便利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深圳,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有些,被报道了,有些,没有被报道。但优越的营商环境,实实在在让企业家成了“土特产”,让作为市场主体的经济“细胞”充满活力。深圳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深情回望来时路,无不感慨,“1991年我刚到深圳时,身上只有500块钱,今天我们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

40多年前,那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言犹在耳。40多年间,深圳用行动践行着对“效率”追逐过程中的“精益求精”。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刘志成告诉记者,深圳优化营商环境“在进行时”,是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各项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活力和发展动力,加快高质量发展。

逐光而行,行之将至。

城市文明典范

温暖,只因为“一个微笑”

8月17日,深圳北站。列车缓缓到站,人流涌出。人潮之中,有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还有许多行李。烈日炎炎,汗如雨下。几个“红马甲”的青年主动向前,帮助她拉动行李。

“一件红色马甲”“一个暖心微笑”,如果你有困难,请求助周围的“红马甲”。截至2022年底,深圳注册志愿者已突破351万人。相较于深圳这座常住人口约1800万的超大城市,在这里平均每五个人,就有一名志愿者。这样一道红色风景线,凝聚着陌生人对于陌生人的善意。

1990年,深圳成立全国第一个志愿者组织,2005年颁布第一部《深圳义工服务条例》,志愿服务团队超过1.5万个,注册志愿者280万名,2022年开展志愿服务项目70万个、服务时长1269万小时……一个个数字,成为“志愿者之城”的生动注脚。

志愿服务是带着温度示范引领。对个人,饱含着对善的尊重、对美的向往;对城市则饱含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炎炎夏日,行走于深圳街头。细心的人会发现,这里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在市场、车站以及各个公共场所,人们有序排队,秩序井然……

无声胜有声,文明已经成为每个人内心遵循的准则和一致行动,也在绘写这座城市文明的温暖底色,成为她最独特的软实力。

城市的基础条件、文化资源、人口特征、发展路径等因素,共同构筑了城市文明的内涵与品质。而文明典范,饱含着对于美好的全部向往。

如今,深圳正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具标杆性、引领性的“城市文明典范”冲刺,以先行示范区的标准打造文明新高峰。

凝心聚力,众志成城。

民生幸福标杆

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尊重

1982年,有一个叫陆建新的年轻人来到深圳。那个时候的深圳,还是一个“大工地”。来的时候,他不曾想到,在此后的40年里,他参与了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这四座深圳不同时期地标的建设。他见证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也与深圳高度一同刷新人生高度。

人生的经历不可重演,但是陆建新告诉记者,如果时光可以重回到1982年,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登上那趟开往深圳的列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陆建新只是人潮滚滚中的一名。

40多年来,深圳一直用数据说明自身的城市吸引力。深圳的常住人口,从1980年的33.3万,到2022年1766.18万人。40多年时间,常住人口涨了53倍。磁石般的“吸引力”背后,承载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这里是逐梦的地方,也是能够“让人圆梦的城市”。在深圳看见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在很多人眼里,陆建新是幸福的。然而,庞大的人口规模,也给深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曾几何时,教育和医疗一度是深圳公认的最大短板。近日的一次采访中,陆建新告诉总台记者他的观察,近几年,深圳重点做民生工程,学校、医院多了很多。

最大短板,需要超常规发展来突破。看教育。仅2022年,深圳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6万个,新增幼儿托位7000个。成为首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累计组建基础教育集团53个,在全省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连续4年居珠三角城市第一。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2019—2023年6月年新增中小学学位约44.8万个。再看医疗。深圳发布全国首个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三甲医院增至32家,2家医院进入全国医院综合科技量值前100名。全市实现市级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按行政区、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按社区全覆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在800多家社康中心开通,“港澳药械通”累计获批使用32种药械。

2023年2月16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由市人大代表投票选出的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高票通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万户,老龄化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在以实际行动,实现对老龄人口的充分关爱。

厚植民生,百年树人。

可持续发展先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8月10日,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这座国家级博物馆,迎来新进展。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发布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项目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标志项目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地处东半球候鸟迁徙大通道的深圳,自然资源多样,鸟类种类丰富,每年约有1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现记录到野生鸟类382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1/3。

1984年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1999年通车的滨海大道,为避开自然保护区,专门增加投资绕了一段弯路,也为今天的城市发展保留下了珍贵的生态财富。2005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划定974.5平方公里的基本生态控制线,确立了城市生态空间基本格局。2007年,红树被确立为“市树”,成为“深圳精神”的文化象征。2014年深圳湾开启全面禁渔区,破解了人鸟争食的矛盾。

如果我们将历史的时间向前移动,会惊讶地发现,在一次次关键的节点上,深圳实现一次次新的突破背后,是坚定地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一以贯之。

如今,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已融入深圳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镌刻进城市精神与内核。

“山海连城”计划,“公园城市”行动,深圳累计新建改造公园1260个,累计建成绿道3119公里、碧道658公里以上,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茅洲河、大鹏湾分别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美丽海湾案例,东部海域水质长期保持一类。

青山不,绿水无

再出发:从奇迹到新的更大奇迹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站在新起点上,深圳必将继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深圳,这个以“鹏”为名的城市,正持续吸引全世界希冀的目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总台记者 郑澍)

栏目主编:秦红 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程沛

本文作者:央视

猜你喜欢

凭栏看深圳:大鹏一日同风起——写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四周年之际

2023-08-18

公安出手了!

2023-08-18

空调维修价,全凭师傅一张嘴?

2023-08-18

京基智农:连续3日融资净买入累计1169.78万元(08-17)

2023-08-18

金蝶国际(00268.HK)获摩根大通增持220.25万股

2023-08-18

从王思聪喊他“哥”,到站在街头寻求安慰,任泉为何走到这一步?

2023-08-18

玉米与淀粉价差走扩空间有限金十期货8月17日讯,通过梳理玉米和淀粉基本面情况,我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玉米与淀粉价差走扩的空间较为有限

2023-08-18

吉电股份:获得新能源项目建设指标

2023-08-17

戴尔 Latitude 9440 商务本上市:零网格键盘、触觉反馈触控板

2023-08-17

院士带领31科室专家义诊 将下沉天通苑社区

2023-08-17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08-17 16:47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2023-08-17

硅业分会:本周硅片价格小幅上涨

2023-08-17

守护万家“烟火气”!江苏“灶管阀”专项整治在行动

2023-08-17

迦南智能:公司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2023-08-17

稻蛙共生,且听蛙声一片

2023-08-17

热门推荐